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,父亲虽然有钱供她读书,但认为“上大学无用”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。一万多名网友参与了网络专题调查投票,七成网友认为“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,在哪里都可以学习”。玲玲的父亲称“捡垃圾都比读书强”,在网上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,这也折射出社会对大学教育不满的情绪。但四川女孩坚持要上大学,她说自己非常爱读书,喜欢泡在图书馆里,“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,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只有读大学,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、更有层次,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。”
【标准表述】
[综合分析]
玲玲坚持上大学的一番话,在某种意义上来讲,道出了大学教育的意义所在。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,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。在大学里,更多学到的是批判性的阅读能力、必要的写作能力、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,这些能力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个人更好地成就自我。
当前社会之所以“读书无用”观念盛行,其主要原因:
第一,“读书无用”是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,导致就业难,
一方面是高校盲目扩招,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数量在逐年大量增加,而与此同时,就业市场的容量却没能赶上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,再之仓促扩招造成教育质量下降,大学生的知识沉旧、转化率低、依赖性强、创造力弱,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。
另一方面是结构性矛盾,供求错位,导致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。主要表现在: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。在入学时还是热门专业毕业时就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