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冷门专业;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,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,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。二是人才结构失衡,供求矛盾加大。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,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,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、技能型人才短缺。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,就造成了就业难的现状,这就形成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尴尬局面,他们认为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际,和读没读大学都一个样,也就在人们脑海有了产生“读书无用论”的想法。
第二,社会信念的扭曲。当前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出现“上大学无用论”,有着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。鸿途教育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,就能改变自己乃至全家人的命运,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信念。然而当高等教育的普及,高校规模的壮大,人才来源日益多元化,让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不再那么夺目。功利思想的熏染,物质追求的放大,也让“上大学”直接与真金白银的投资回报画上了等号。在那位父亲的利益考量中,“读4年书8万,高中毕业打工挣8万,来回16万,拿去买房或开店都能赚钱”。能不能赚钱,决定上不上学,这种利益至上的观念很有代表性。
第三是社会不公现象普遍存在。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,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作为上升渠道的功能,加剧了人们对“上大学无用”的焦虑。在一些地方,拼文凭不如拼爹,“有个好爸爸就有好前程”的拼爹现象潜滋暗长,依靠关系获得发展、凭借人脉获取资源,消解着社会的公平底线。
[措施]
要解决“读书无用”问题,不仅调整产业结构,也要在